• 行业动态
  • 标识材料
  • 标识设计
  • 成品工艺
21
2019.11

CEO创业不要等公司倒闭才发现这三个错误

旁观中国创业环境,在事实上,中国93%的创业公司在成立3年后都会死掉,只有7%能够存活。标识圈提示,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要追梦,要闯一番自己的事业,那这篇文章记录了一些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犯的一些错误,希望能对你有用。

 

常识性错误 不关注竞争对手

 

之所以说是“常识性错误”,是因为这些错误背后的道理看起来都太简单了。不过,故事都是真实的,犯过的错是血淋淋的。



 

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很多场合都半开玩笑地说:“不要关注你的竞争对手,因为他们又不给你钱。”

 

说的也很有道理不是吗?

 

可了解竞争对手,其实是非常好的了解用户的途径。而不关注竞争对手,则是一种鸵鸟心态,把自己封闭起来,然后自我感觉良好。

 

用户喜欢什么、需要什么,他们不一定有机会用自己的嘴巴告诉你。但是,他们一定会用自己的钱和时间投票。如果某个竞品的市场表现好,一定说明了它在某些方面更符合用户的需要。

 

关注和了解竞争对手后,初级的方法是:照抄。而高级一点的方法是:洞察用户在使用产品背后的需求,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,融入到自己的产品里。



 

就像贝索斯没有告诉我们的是,其实他的公司有个“竞争情报组”(competitive intelligence)。

 

在美国职场人脉网站LinkedIn上面一搜,可以搜到亚马逊有很多这样的职位在招聘。而他们的主要工作,就是在其他电商网站上大量购买商品,评测他们的各种服务,然后汇报给贝索斯。

 

高级性错误 KPI驱动业务

 

KPI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,简单来说,就是把薪酬、奖金跟一些关键业务指标挂钩。关键指标可能是收入、利润、股价、活跃用户数、增长率等等。

 

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做法,甚至还在被国内一些商学院被作为正面案例。



 

KPI来驱动业务会带来什么问题呢?

 

1)短视

 

在流行的“狼性文化”的影响下,CEO要求团队必须达成目标。并且,为了增强团队的动力,承诺了一笔数额不菲的奖金。结果短期的销售业绩完成了,产品数据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显著下滑。原来为了达成目标、获得奖金,团队对产品做了非常短视的改动:把一些商品做了大幅的打折,并且把一些过去非常稀缺、从不售卖的商品,以很低的价格卖出去了。

 

制定短期目标,并且让目标跟奖金强挂钩,就是在逼团队变得短视。



 

2)动作变形

 

如果医院有一个很强的KPI是降低死亡率,会导致什么结果?会导致医院拒绝接受真正有生命危险的病人。显然,这与医院救死扶伤的初衷相违背。

 

我国很多的法院,以“调解率”作为法官的重要考核指标。法官的基本职责,从公正审判,变成了调解矛盾。

 

所以,即使是看起来很好的初衷,在KPI的强指引下,也会导致动作变形。

 

综上所述,KPI是一无是处吗?也不是。如果要完成的目标非常清晰,且完全知道该怎么做的情况下,是可以用KPI的。

 

目标性错误 以差异化、创新为目标

 

现在很多创业阶段的公司去做一些新项目,都有一个明确的立项标准:一定要创新,一定要差异化,否则不做。

 

确实,有很多创新获得成功的例子,都在鼓励我们去做第一口吃螃蟹的人。连中欧商学院都有一种非常吸引人的理论课程:与其更好,不如不同。

 

做公司,本质就是要做出符合他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。他人就是一切。而“创新”,是一个从自己的主观视角出发的描述。他人需要的,其实不是创新。他人需要的,就是“更好”。

 

就像上文提到的罗永浩,他的锤子手机就在“创新”上投入的实在太多,而在“更好”上投入的却又太少。

 

新手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。或者说,大部分正常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。



 

“我创新,所以我牛逼。你们不喜欢,只是因为你们品味太差。” 这是每一个创新者的内心独白。

 

可事实却是只有一种差异化是对的:用户定位的差异化。

 

除此之外,所有刻意地追求差异化都是错的。

 

与其差异化,不如更好。这是一个非常痛的领悟。

 

创业是人生的众多选择之一,也许还是比较难的一条,愿每一个创业者都能不放弃心中所爱,坚持走下去。



 

标识圈,作为一家创业路上砥砺前行的产业互联网公司,发展的同时也正在经历很多创业者必经的阵痛。CEO作为公司创业路上的领头羊需要吸取各方面的经验,听得进各方面的声音。同时还需要和标识行业的各位一起共同探讨、深度合作,一步一个脚印,打造全球标识生态圈,助力全球标识人。